关爱空巢老人,构建和谐社会

2018-09-12 16:24| 发布者: | 查看: |

        近年来,“空巢老人”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,什么是“空巢老人”?如何关爱“空巢老人”?我们一起来了解下。
        所谓“空巢”,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,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。“空巢老人”是指没有子女照顾、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,分为三种情况: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,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,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,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。
       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,从2015到2035年,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,老年人口将从2.12亿增加到4.18亿,占比提升到29%。目前,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,大中城市达70%,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,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。
      “空巢老人”身体健康时,生活尚能自理,一旦生病,子女不在身边,生活中就会有诸多不便。而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,家中无人,或抢救不及时,容易引发危险。
      “空巢老人”无法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,离开子女时间久后容易产生孤独感。家里四处静悄悄,没有生气。他们有心里话没处述说,有时间没事可打发。这样的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,精神寂寞、孤独,觉得生活没有意思,经常回想往事,感觉失落、悲观。
       调查显示,“空巢老人”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%。而达到疾病程度,需要医学关注、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,比例占到10%-20%。“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,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。”心理学家指出,这包括物质层面的,比如年老体弱、无人赡养、就医困难,还包括精神层面的,孤独寂寞、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。解决空巢家庭问题是一个需要政府、社会、社区、家庭以及个人共同努力的综合性问题。
       从家庭与个人的角度来讲,如何应对“空巢”问题呢?祝甸社区老年公寓给您以下建议:
1、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,建立新型家庭关系,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。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(父母与子女的关系)转向横向关系(夫妻关系)。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,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。特别是子女到了“离巢”的年龄,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。
2、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,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。如培养兴趣爱好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、调整生活方式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,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。
3、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“精神赡养”,常回家看看,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。和父母住同一城市的子女,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;身在异地的子女,除了托人照顾父母外,要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,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;如果父母年事已高,还是应当把父母接到身边,可以住在一起,也可以把父母安排在就近的养老公寓,方便照看。

<
>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热线
13954180662
售后服务热线
400-662-9628
返回顶部